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的新變種不斷出現(xiàn),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人們對更廣譜而有效的疫苗也愈加渴求。
近日,北京大學魏文勝團隊首次報道了環(huán)狀 RNA 疫苗技術平臺,以及據此開發(fā)的針對新冠病毒及其一系列變異株的環(huán)狀 RNA,能夠有力對抗德爾塔、奧密克戎等多種新型冠狀病毒變種的環(huán)狀 RNA 疫苗(circRNA-RBD),為控制新冠疫情提供了新的疫苗研發(fā)及接種策略。
相關論文以《抗 SARS-CoV-2 及其新變種的環(huán)狀 RNA 疫苗》(Circular RNA Vaccines against SARS-CoV-2 and Emerging Variants)為題發(fā)表在 Cell 上,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魏文勝擔任通訊作者。
圖 | 相關論文(來源:Cell)
據了解,該團隊基于此前提出的一項 RNA 編輯技術 LEAPER,在提高效率和增加安全性兩方面作了進一步升級優(yōu)化,升級版的 RNA 編輯技術 LEAPER 2.0 利用的正是環(huán)狀 RNA 策略。受此工作啟發(fā),團隊進一步研發(fā)了蛋白表達型環(huán)狀 RNA,并做出了可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的環(huán)狀 RNA 疫苗。
研究發(fā)現(xiàn),“該環(huán)狀 RNA 疫苗可以在小鼠和恒河猴體內誘導產生高水平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以及特異性 T 細胞免疫反應,并可以有效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的恒河猴肺部的病毒載量,顯著緩解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癥狀?!?
此外,該團隊還分別針對德爾塔和奧密克戎變種設計研發(fā)了 circRNA^RBD-Delta 和 circRNA^RBD-Omicron 兩種環(huán)狀 RNA 疫苗,并指出,circRNA^RBD-Delta 有望成為現(xiàn)有疫苗接種后的有效加強針選擇。
研究人員稱,“circRNA^RBD-Omicron 的保護范圍狹窄,其誘導產生的抗體只能中和奧密克戎變種;而 circRNA^RBD-Delta 可以誘導產生廣譜的中和抗體,可有效中和包括奧密克戎在內的多種新型冠狀病毒變種。”
圖 | 接種環(huán)狀 RNA 疫苗在小鼠和恒河猴體內提供了顯著性保護(來源:Cell)
目前,該團隊已經完成環(huán)狀 RNA 疫苗工藝放大并開始其藥物安全性研究,此前接種過環(huán)狀 RNA 疫苗的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中并沒有出現(xiàn)不良臨床癥狀以及病癥加重的情況。
魏文勝表示,抗疫的緊迫性和不斷出現(xiàn)的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是相關研究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資源問題是另一個制約因素,不僅僅是資金投入大,攻毒實驗過程需要在有資質的 P3 實驗室內完成,動物實驗模型也是緊張且稀缺的資源。他們最終能夠堅持下來,跟政府的協(xié)助和支持是分不開的。
另外,他指出,除新冠肺炎外,環(huán)狀 RNA 技術還可用于癌癥、感染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病等的預防或治療。
事實上,環(huán)狀 RNA 技術的應用場景與 mRNA 技術很相似,但兩者的技術路線有所不同。一方面,環(huán)狀 RNA 工藝相對簡單,不需要像 mRNA 一樣進行加帽、加尾和堿基修飾等;另一方面,環(huán)狀 RNA 在細胞里面的表達持續(xù)時間較長,表達量也更高。
未來,該團隊將不斷優(yōu)化技術路線以及遞送系統(tǒng),堅持做出保護力更強的環(huán)狀 RNA 疫苗及治療藥物,以應對新出現(xiàn)的新型冠狀病毒變種。而且,他們會在產業(yè)化方面做更多的推動工作。
圖 | 魏文勝(來源:魏文勝實驗室官網)
據了解,當前魏文勝團隊已順利將環(huán)狀 RNA 技術產業(yè)化,其于 2021 年成立從事環(huán)狀 RNA 疫苗及新一代療法研發(fā)的圓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圓因生物”)。現(xiàn)在,圓因生物正在大規(guī)模招人中,還將迎來新一輪的融資。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魏文勝團隊成立的第二家公司,此前他們還成立以基因編輯技術成果轉化為主的博雅輯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該團隊表示,其將在 2022 年從技術和應用兩個方向發(fā)力。一方面,他們將把公司場地、招聘及研發(fā)方面的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并在不同方向的項目上進行實質性的成果推進,尤其是與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的一些項目;另一方面,他們將繼續(xù)推進實驗室中的基因編輯以及環(huán)狀 RNA 技術的相關項目,并嘗試將這兩種技術路線結合起來,做進一步的交叉研究。
關于如何平衡做科研與創(chuàng)業(yè),魏文勝談到,其初心是產學研的結合,偏技術類型的科研如果沒有在市場上得到檢驗,就會變成“空中樓閣”;創(chuàng)業(yè)過程當中,他們會接觸市場和需求端,這也對其做技術帶來一定的指導。
不過,他表示,對他而言更大的成就感還是來自于科研上取得的一些成果,若能夠進一步將成果轉化落地,使其在市場上發(fā)揮作用,惠及更多患者,當然是更好的事情。
-End-
參考:
1.Wensheng Wei et al. Circular RNA Vaccines against SARS-CoV-2 and Emerging Variants. Cell(2022)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2.03.044
本文轉自: 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10421